教案库微信小程序上线啦!

1、微信扫码(长按识别)直接打开

2、微信搜索“教案库”,找到教案库小程序

教案库 幼儿园 大班 大班社会教案 浏览教案

相关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名字的故事》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名字的故事》

  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人的姓名由姓和名组成,对中国的姓氏文化及百家姓感兴趣。

  2.了解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大胆交流自己名字的意义。

  3.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和期望,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1.写有幼儿姓名的卡片、《百家姓》课件

  2.提前请家长与孩子谈谈给孩子起名字的故事和含义,让孩子了解自己名字的与众不同以及名字里包含着长辈对自己的期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请幼儿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的名字。

  教师:今天咱们班里来了那多的客人老师,她们很喜欢大二班的小朋友,还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呢;谁能用你喜欢的方式向大家打个招呼,并且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呢!

  小结:刚才你们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客人老师就认识你们了,所以说名字是我们交朋友必须了解的。

  二、找找自己的名字,知道名字是自己特有的。

  1.教师:如果把小朋友的名字都放在一起的话,你能找到吗?我们来试一试,瞧,这里有我们全班小朋友的名字,你的名字在哪里?

  2.提问:你的名字和别人的一样吗?

  小结:名字是每个人特有的,谁的名字就代表了谁。

  3.说说自己的姓,知道名字的第一个字就是姓。

  教师:那么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名字也叫姓名?

  小结:因为我们的名字里有姓、有名,通常姓在前,名在后,姓和名和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名字。

  4.说说自己知道的姓,简单了解中国人的复姓;欣赏课件《百家姓》,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

  教师:小朋友都知道自己得姓吗?你姓啥?

  提问:除了自己的姓氏,你还知道其他人的姓氏吗?

  小结:我们中国可大了,有十多亿人口,所以姓氏也就特别多,刘老师统计了一下,光我们大二班小朋友就有27个不同的姓呢,下面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欣

  三、了解我们中国的百家姓。

  1.教师:这是一个字的姓,叫做单姓;像这样两个字的姓,叫做复姓。

  提问:你身边有没有复姓的人啊?

  2.知道自己的姓氏排在第几位,了解中国人“姓”的传承文化。

  (5分)

  教师:这就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百家姓,快看,还有呢,这是按照姓氏数量排序的前一百位的百家姓,赶快找一找,你的姓氏排在第几位。

  提问:为什么宝宝随爸爸姓,爸爸随爷爷姓呢?

  小结:

  中国的姓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我们都是随爸爸姓的,也有随妈妈姓的;有一个字的单姓,也有两个字的复姓,这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

  四、请幼儿说说自己名字的意义,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和期望。

  (9分)

  (1)请小朋友互相交流自己名字的故事。

  教师:我们中国人的名字可有学问了,每个名字里都有特殊的含义和故事,昨天老师请小朋友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你名字的故事,你们都问了吗?一会请你先和旁边的小伙伴互相讲一讲。

  (2)请幼儿讲述自己名字的含义和故事。

  教师:谁愿意把名字的故事大声地讲给小朋友和客人老师听一听啊

  总结:每个人的名字都有特殊的含义和感人的故事,有的是为了纪念一个出生的地方,有的是为了记住一个特别的日子,名字包含了父母对我们的爱、期望和美好的祝愿,所以小朋友长大后一定要孝顺父母,关心身边的人,做一个孝顺、懂得感恩的人。

  五、活动结束。请幼儿和客人老师互相说说名字的故事及含义。

  活动反思:

  社会、语言活动《名字的故事》,这是大班《我就是我》主题背景下的一个活动。它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名字都有它独特的含义和故事,但是,许多小朋友并不知道自己名和姓的来历,通过组织这次

  活动,既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是中国人,中国人有中国人起名的习俗,对中国的姓氏文化感兴趣,又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浓浓的爱和殷切的期望。

  活动一开始请幼儿向听课教师介绍自己的名字,引出此次活动的主题。展开部分分为三个部分,开始部分让幼儿找一找、说一说自己的名字,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谁的名字就代表了谁;第二部分让幼儿从名字中找出自己的姓,知道名字的第一个字是姓,简单了解中国人的复姓,通过课件《百家姓》,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第三部分是让孩子说说自己名字的含义及名字的故事,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和期望,教育幼儿做一个孝敬父母,学会感恩的人。

  本次活动基本达到了活动目标和预期的效果,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课堂气氛较好,90%的幼儿都能说出自己名字的含义或故事,以及通过名字家长想表达的期望。但活动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个别知识点不够明确,百家姓课件太小,不便于幼儿观察。我想有时就算我们在课前准备的再充分,但组织其活动来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前认真分析教材,课后不断反思,把问题减到最少。
回到顶部